《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17 19:40:2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20字。
第三单元诵读欣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云南省江川县大街镇海浒学校(中学部)李忠明
活动目标
1、能通过书下注和同学教师的帮助,读懂全文,并识记常用文言实词与虚词。
2、能反复品味,领悟孟子在本文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精华。
3、能熟练地背诵全文。
活动过程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从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得天下的结果(例:淮海战役的胜利),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其实早在三千多年前,孟子就有过这方面的论述了。
2、交流对孟子的认识。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二、诵读疏通·整体感知
1、疏通文句,了解课文内容
(1)在教师或听录音范读的基础上准确地断句、朗读。
(2)结合书下注初步理解课文,对有疑难的词句或者小组讨论,或者全班交流,或者询问教师。
2、明确中心论点,说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理清文章论述的层次
第二部分: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4、说说你对“人和”“得道”“战争”这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了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虽然这些思想不是完全切合实际,但毋庸置疑,孟子关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已经成为千古的至理名言。
三、精读课文·品析赏鉴
1、欣赏论证的艺术,品味作者的文风
本文论证简练严谨,写得气势磅礴,显示出孟子雄辩宏伟的文风。论证的气势来自他那深厚的思想,显得那样博大刚正。从下列语句中细加品味。
(1)天时不如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点的提出,用三进级法,而且取否定句式,说明人和之重要是无与伦比的。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这里连用四个双重否定句作排比,起肯定、加强语气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终因失却人和这一根本原因,仍难免于失败。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