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课时,约3000字。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教学方法】
1、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将本文与罗兰《秋颂》对比阅读,深刻把握结构及情感特点。
3、语言表达训练:诗词和对联的仿写。
【教具准备】
PPT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思路。
2、研读五幅秋景图,完成六个仿写。
【教学时间】
2005年9月29日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这次月考的作文题吗?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读)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景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
本次的话题是“自然和心灵”,实际上,我们已经学习过好几篇以此为中心的经典例文,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等。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篇经典例文,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独领20世纪30年代咏秋散文风骚的精品《故都的秋》!
(多媒体显示课题)
诗人梁小斌在《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写道:“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美丽的思想。”今天,我们就探究一下在“故都的秋”这条河流两岸流淌着郁达夫什么美丽的思想。
二、多媒体显示教学目标:
①一条线索贯穿文章始终
②两组比较彰显独特感受
③三个层次表现结构特点
④四种感官细品故都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