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8小题,约15190字。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5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A.200m B.235m C.270m D.300m
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A.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D.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图2为城市规模的成本效益曲线(y:费用或效益,x:城市人口规模),图中四条曲线的含义分别是:MB: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效益的增加量,MC: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费用增加量,AB:城市人平均效益,AC:城市人平均生活费用。读图回答3—4题。
图2
3.下列说法与图中相符的是
A.城市生活费用随人口增加而增大 B.城市单位成员效益随城市人口增加而上升
C.城市成本随人口增加而上升 D.城市效益或成本与人口数量密切相关
4.对现有居民来说最合适和对决策者来说最合适(假如决策者仅考虑最大的城市总社会效益)的城市规模分别是
A.P1、P2 B.P2、P3 C.P3、P4 D.Pl、P4
图3为我国110°E 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图3
5.据图,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 毫米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越低雨季越早 B.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江淮地区
C.华南最晚结束雨季 D.8月江南降雨量少于辽河流域
6.如果某年夏季风偏弱,那么甲段和乙段的长度最有可能
A.甲段变长,乙段变短 B.甲、乙都变短
C.甲段变短,乙段变长 D.甲、乙都变长
图4为某企业空间扩展的过程,图中1-8为扩展的顺序,其扩展过程可分为Ⅰ、Ⅱ两个阶段。读图回答7—9题。
图4
7.在Ⅰ阶段,企业的扩展优先选择
A.人口少、规模小的市场 B.距离近的市场
C.人口多、规模大的市场 D.距离远的市场
8.在Ⅰ阶段,企业的这种扩展特点是由于
A.实力较弱,近距离扩展便于联系 B.当时交通运输不便,只能这样扩展
C.文化差异较小,便于产品的销售 D.人口较少的地区市场准入门槛较低
9.在Ⅱ阶段,企业的扩展优先选择进入
A.距离最远的市场 B.交通最便利的市场
C.文化差异最大的市场 D.人口多、规模大的市场
读图5(甲、乙两区域图),回答10—11 题。
图5
10.乙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A.游牧业 B.种植园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11.关于甲、乙两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域的地震灾害比乙区域多 B.甲、乙两区域中的湖泊形成原因相同
C.甲、乙两区域东部海区洋流流向一致 D.甲区域c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政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