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与政府》ppt1
- 资源简介:
含有课件及练习。
考点•考向•考法综合练(五)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对公众而言,只有理性参与公共事务,才能培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的公共精神,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民主演练;对政府而言,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多渠道吸纳公共参与,才能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同时尊重民意也是公共权力最好的民主素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的根本途径 ②制度化的公众参与彰显了民主的真实性 ③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才是理性参与 ④推进民主政治必须倡导公民公共精神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最高人民法院要求从2015年1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全面公布,要求当事人实名公开,并且与送达当事人的一致。同时,保障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这一要求( )
①表明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②满足公众对司法的知情权,接受公众对司法的监督 ③保证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不能监督行政机关
④是保障司法公正的根本措施,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5•山东泰安二模)2014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同时也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这一修订( )
①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②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③维护了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 ④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民主管理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民生利益无小事”,搞好食品安全,需要在生产、流通环节加强监管;需要深入社会、家庭做好宣传;需要加强立法、执法力度。这样做的依据是( )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平等适用法律 ③发展基层民主建设,开展民主监督管理 ④参与民主决策过程,直接审议制定法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我国首次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等网站发起“2015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活动,得到了近8万条建言的热烈反馈,其中46条建言更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一举措( )
①便于政府了解民情民意,尊重公民的民意表达
②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政府民主决策
③便于公民行使建议权,参与政府职能部门决策
④贯彻了群众路线,为人民民主提供了制度保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5•温州二模)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某县引导村民自主成立村民理事会,牵头议政理事,使不少“政府管不到、干部管不了、社会无人管”的老大难问题在理事会协调下迎刃而解。这说明( )
①化解社会矛盾需要创新社会管理 ②村民理事会是基层民主的有效形式 ③村民通过理事会行使了管理国家的权利 ④协商民主是村民自治的基础和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