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ppt
《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教学设计.doc
课件共28张,教案约2430字。
《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教学设计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实验内容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在教材中的位置、内容和作用:《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是必修1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中的实验课题。教材运用类似模型模拟细胞进行物质运输,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促进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和精神。
(二)教学策略
对比研究课本实验方案与改进后的实验方案。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验改进思路的提出及改进方案的确立。
教学难点:实验改进的一般思路。
二、实验教学目标
依据实验内容设计,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解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以及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
2.能力目标: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实验方法设计
依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学目标,为突破重难点,确立教法与学法如下:
教法:合作讨论、启发式点拨、对比研究等
学法:实验法为主体、融合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其中提出改进思路是重要环节。
本课题其实包括两次实验过程:教材实验和改进后的实验。由于时间较长,我对有些环节进行了删减处理。
(一)问题导入
针对教材方案:含酚酞的琼脂块放入0.1%NaOH 溶液中浸泡10分钟,观察NaOH扩散的深度。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问题:1.教材方案中用什么模拟细胞?
2.用什么模拟被细胞吸收的物质?
3.如何确认物质扩散的深度?
目的:弄清楚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地基础上开展实验。理解实验原理,为后面改进思路的提出作铺垫。
(二)教材方案成果展示
1.实验前的准备:主要材料为含酚酞的琼脂块。由教师课前为学生准备好。
制备参数说明:30g琼脂粉,1L水,1g酚酞(参照教参)。
2.实验操作:学生小组合作开始做实验,教师巡回观察指导。(课堂实录)
3.结果展示:学生测量、记录后,处理数据,小组间交流展示。(图片)
4.交流评价:同学们在交流、归纳的基础上,对教材方案展开了评价。(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