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7题,约6980字。
一、选择题
1.1931年苏联购买了美国机器出口总量的50%,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苏联购买的机器占到当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苏联购买英国的机器占到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90%,苏联购买的机器占到当年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50%。这主要说明()
A.苏联利用西方国家爆发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发展工业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成效
C.西方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D.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互相帮助
2.下图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例的情况。据图中数据判断,当时苏联正处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B.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
C.第三个五年计划实施时
D.苏德战争爆发时
3.“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①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②属于适应战时需要的军事性措施
③是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④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列宁谈新经济政策时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这句话说明:()
A. 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反动政策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符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
C. 苏俄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经济是为了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D. 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
5.在三年内战结束后,列宁说:“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这里的“拐杖”是指:
A. 没收地主土地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签订《布列斯特和约》D .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6..在苏俄(苏联)实施的农业政策或措施中,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最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 )
A.余粮收集制B.固定的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D.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7.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谈及苏联(俄)历史上的某次饥荒时,这样说到:“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