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6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4/26 11:00:5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40字。

  《再别康桥》教案
  ----------徐志摩
  海南三亚第六中学   语文组  李  望  
  教学目标
  1、 欣赏诗歌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2、 鉴赏诗歌的构思新颖,不落俗套——选择意象独特。
  重点难点
  绘画美——选择独特意象营造独特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时数 1
  教学准备
  配乐朗读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作者与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其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结婚。1931年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时飞机失事,遇难时35岁。
  《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朗读,欣赏音乐美
  1.一男女生读。
  ①一女生读后:
  2.边小结如何读出韵味的要领边讨论:
  ①以第一节为例,师生共同划分节奏
  学生演示其它几段。
  ②七节共用了哪些韵脚?
  ③文中哪些字眼应当重读或轻读?
  (1)欣赏音乐美
  本首诗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叠音词和叠韵词的使用。诗中使用的叠音词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