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90个字。
《背影》教学设计(公开课)
教者:桂林市临桂县临桂镇中学 阳庆国
【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理解和感激之情;
2.重点分析“望父买橘”的片段。
【情感铺垫】
1.了解学生预习情况,问学生阅读感受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大家都读了这篇文章吗?阅读时有什么感受?是流泪了吗?)
(<背影>这篇文章,是一首悲歌,更是一支爱之曲,它曾使多少人魂牵梦绕,又曾使多少人潸然泪下。同学们没有感动,这也许与你们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有关,你们没有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自然也就不能理解那流淌在文中的淡淡的哀愁以及那淡淡哀愁里面浓浓的父爱。
这样吧,要上课之前,我想进行两项调查:
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2.你能说出在与父母相处的日子里,最令你感动的一件事(或者一个片段)吗?
可以看出,很多同学能够体会到父母为你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并且在接受爱的时候,也能够爱自己的父母。我为这些同学感到欣慰。
当然,也还有一些同学没能体会父母的爱,也许是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是多么的平凡,也许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养育的一种天经地义。亲爱的同学,让我告诉你吧,其实父母的爱真的很平常,真的很实在,但也真的很伟大,真的很值得我们去感恩。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你捧在手里的一个热腾腾的鸡蛋,也许只是你装在书包里的一盒牛奶……
其实我是没有资格责备你们的。因为,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我也没有体会到父母的爱。只是现在人到中年,我自己也做了父亲,同时看到父母额头的皱纹一天天增多,头发一天天变白,我才会想起从前父母伴我走过的岁月,一种感动,一种愧疚之情油然而生。这时候,我才真正读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