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6年3月 高一化学人教版 必修二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原电池概念建立 公开课 教案.doc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6年3月 高一化学人教版 必修二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原电池概念建立 公开课 课件(16张).ppt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6年3月 高一化学人教版 必修二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原电池概念建立 公开课 学案.doc
共1个课件,2份文档。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
【问题1】人类利用化学反应可以做什么?
【问题2】你知道化学能是如何转化成电能的吗?
【任务1】观察伏打实验,归纳现象
材料 介质 实验结果
铜板、铁刀 青蛙腿
铁板、铁刀 青蛙腿
锌板、铁刀 青蛙腿
铜板、木条 青蛙腿
锌板、木条 青蛙腿
【问题3】一个实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伏打采用了什么样的实验法。
【结论】使青蛙腿动的重要条件是:
随笔
教学设计
课题 高中化学必修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课时1原电池概念建立)
科目 化学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高一 授课时间
教
学
背
景
分
析
(一)理论分析
进入21世纪,美国的化学教师和化学教育研究工作者,为进一步落实《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针对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以下主要深化改革的措施:[1] [2]
1、提倡化学史教育,使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
2、化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做出贡献;
3、化学教育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4、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强调探究式教学和动手做科学;
5、重视化学概念教学,强调概念图的作用和对“迷思概念(mis-concepions)”的诊断与防治;
6、在教学中要重视化学知识生成背景(context)的营造;
7、提倡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进行化学教育教学活动;
8、要及时把化学科学的最新发展纳入教学中,并注意与其他学科如生物、数学、物理、艺术等的联系与渗透等。
以上这些课堂改革措施很具有实操性,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1]科学素养视野下的美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刘克文《外国中小学教育》
[2]http://divched.chem.wisc.edu(2007-2-25)
(二)教学内容分析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而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就是化学反应,是化学科学的核心;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主要内涵也就是对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人类利用化学反应获得生产生活有用的物质,其实化学反应能量的应用比物质的应用更早,因为人类本身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化学反应。就是现代,人们能源的主要来源仍是三大化石燃料提供的化学能。教材在讲完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之后,就以原电池为例,说明化学能与其它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化。“化学能与电能”教学内容位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应用。学好本部分内容能为以后学好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中金属腐蚀与防护,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第四章第一节中重点通过双液电池模型的构建,发展对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的认识。
(三)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