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020个字。
长 城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感知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占有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学生综合和概括。
2、了解长城的悠久历史;了解长城的构造;了解长城的军事价值;了解有关长城的文学作品;了解长城的现状;关心长城的未来。
(二)过程与方法:这是一堂网络环境下的专题课,长城文化的内涵外延非常丰富,学习本专题,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放手让学生先分组搜集资料、制成作品,初步感知长城丰富的文化现象,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自己的观点。1.小组合作,自主探究。2.歌曲欣赏,激发情感。3.对比阅读,引起思辨。4、重读《国歌》,升华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起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初步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探究中华民族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设想
重点、难点:运用网络资料,感知长城文化的丰富内涵,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学突破:
课前布置学生有目的的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并做成自己的作品,开课时展示学生作品,初步感知本课内容;利用鲍昌的散文《长城》引导学生对于长城文化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学法研究:
1、搜集占有资料:学生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搜集占有资料,自己创作一个简单作品,可以是*·ppt、*·doc、*·swf等各种类型的作品。
2、阅读法:引导学生背诵诗文、阅读名文,感受古今文人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
3、讨论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评点,大胆说出个人意见,评论作品、评论观点,共同交流意见。
三、课时安排(共5课时)
1、阅读"文章选读",讨论文后的"讨论·研究"题。(1课时)
2、6-8人组成学习小组,选择感兴趣的角度,确定学习主题,制定学习计划;按学习计划,分工、合作、探究学习,搜集有用的资料;分析资料,提取信息,推荐发言人。(1课时、课后)
3、小组总结,话说长城;对比阅读,引起思辨,初步探究长城精神。(1课时、课后)
4、探究长城的现代价值,培养忧患意识,升华爱国情感。(1课时)
5、以"长城"为话题,课堂作文。(1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明确目标
(二)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情趣导入
不知大家听说过没有,有一位宇航员曾经说,从太空俯瞰地球表面,惟有两处建筑遥遥可见,一处是埃及的金字塔,另一外就是我们中国的万里长城!著名长城建筑理论家罗哲文说过:“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最伟大的工程”“是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