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00字。
伶官传序⑴
欧阳修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满遭损,谦得益”和“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理解本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法,了解文言词语的省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事例,步步深入论证的方法。
2.难点: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及对作者结论的评价。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永忠”。北宋吉州永丰(江西永丰)人,官至枢密副史,参知政事。
在政治上,他早年支持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旗帜鲜明,曾就范仲淹被黜事,上书斥责谏官高若纳趋炎附势,不敢主持正义,因而遭到贬谪。晚年思想渐趋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是北宋中叶文坛的领袖,对北宋诗文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创作,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成就,以散文最为突出。他的文章,含蓄委婉,平易自然,各类文章又各有其独到之处。例如他的记事文往往运用精炼的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活动或山水的景色,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他的史论文常常充满激情,选择不同时代的类似史实作适当比较,经过反复论证,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切合现实的经验教训。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等。
解题:
课文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 (x”) 宠幸的伶官(伶人──乐工,伶人做了官称为伶官)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按照《新五代史》的编写体例,多数传文的开头都有一段序论,用来表述作者对所记史实的感想和议论。《伶官传》的开头也有这样一段序论,由于写得比较出色,因此,后代有人让它独立成篇,编入古文选本,同时又加上一个标题,叫《五代史伶官传序》或简称《伶官传序》。
呜呼! 盛 衰之理,虽 曰天命,岂非 人事哉⑵!原庄宗⑵之
( 国家和朝代)兴盛衰亡 虽然 (由于)
原:动词,推究事物的本源,如“原君”
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之矣。
和 他 天下的原因 就 这个道理
其:代庄宗之:代天下 所以:……的原因 之:代“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世言⑶晋王之将终⑷也,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⑸,
世人说 死的时候 拿 箭 梁王是 仇人
燕王,吾所立⑹,契丹与吾约 为 兄弟⑺,而 皆背晋以归 梁。此三
是我立他做王的 订盟约结为 可是(他们) 而 归顺 个
约:名作动,订盟约其:命令副词
者, 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⑻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之)而藏之于庙。
人 都是 一定 心愿 宗庙里面
其后 用兵, 则遣从事⑼以一少牢⑽ 告 庙⑾, 请 其矢⑿,盛(之)以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