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重要化合物》ppt16(6份打包)
- 资源简介:
tuo.MP3 606.15 KB
tuo2.swf 474.24 KB
铁的重要化合物于菲11.3.ppt 2.36 MB
铁及铁的化合物教案.docx 99.47 KB
学案11.3.docx 1.29 MB
于菲教案用.doc 133.50 KB
《Fe2+与Fe3+的检验与转化》教学设计
铁的重要化合物第二课时
河北定州中学 于菲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主要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深化了物质分类的思想。铁及其化合物丰富了对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认识角度,拓展了认识物质性质及转化的思路。
铁的重要化合物可以从元素组成和化合价的角度进行交叉分类,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转化分析。物质分类、氧化还原反应为学生提供了两个审视物质的角度——元素组成角度和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角度,也提供了两个转化物质的角度——不变价角度和变价角度。从元素组成角度理解物质转化,可以从氧化物的性质及碱的通性去认识铁的氧化物及两种氢氧化物所具有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第一课时)。借助铁的两种氢氧化物的学习,继续丰富Fe2+和Fe3+的检验方法;从变价角度理解物质转化,通过实验探究Fe2+和Fe3+相互转化的途径,分析选择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二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主要以脱氧剂的转化回收为载体,让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分析探究过程中的化学问题,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知识,在理解探究的目的、方法、过程之后,自觉地构建关于《铁的重要化合物》的知识体系。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脱氧剂的保鲜原理。
(2)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Fe2 +和Fe3+的相互转化,各价态铁元素的氧化性、还原性。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物质检验方法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选择过程。从氧化剂、还原剂的选择过程中体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解决方案的思维方法。
(2)通过脱氧剂研究过程中含铁元素物质的分类,体会物质分类对物质转化的研究指导意义;通过对Fe2+、Fe3+相互转化过程的探究,体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指导物质性质和转化的学习。
(3)经历实验探究,进一步体验实验、观察、对比、分析等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4)培养根据实验室的结论联想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食品保鲜的基本状况,关注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
(2)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脱氧剂的实验研究”,增强合作意识。
(3)通过脱氧剂的回收利用过程,体会绿色化学、环保化学的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Fe2、Fe3+的检验方法, Fe2+和Fe3+的相互转化途径。
四、实验用品
铁系食品脱氧剂、试管、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点滴板、药匙、FeSO4溶液、FeCl3溶液、NaOH溶液、H2O2、铁粉、硫氰化钾、铁氰化钾、盐酸、蒸馏水、KMnO4
五、教学流程
课前:提前一天布置学生预习,自学。
1.按学案要求将铁及其化合物按要求填入二维图中,并注明物质的颜色。
2.按学案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推测可能的现象和结论。
上课:课堂流程设计如下
Fe2+与Fe3+的检验与转化》教学设计
课题 铁的重要化合物(第二课时) 授课班级 高一
授课教师 河北定州中学 于菲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脱氧剂的保鲜原理。
(2)掌握Fe2+、Fe3+的检验方法,Fe2 +和Fe3+的相互转化。
过程与
方法 (1)体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解决方案的思维方法。
(2)通过对Fe2+、Fe3+相互转化过程的探究,体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指导物质性质和转化的学习。
(3)经历实验探究,进一步体验实验、对比、分析等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食品保鲜的基本状况,关注食品安全等社会热点问题。
(2)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脱氧剂的实验研究”,增强合作意识。
(3)通过脱氧剂的回收利用过程,体会绿色化学、环保化学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Fe2和Fe3+的检验方法, Fe2+和Fe3+的相互转化途径。
教学过程
活动环节 活动方式 预期结果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学案】按要求将铁及其常见化合物填入下图中,并注明物质的颜色。
初步梳理铁的化合物知识
创设情境 【引入】我们生活当中的很多食物都有较长的保质期,它们能长时间保鲜的奥秘在哪里呢?其实就在这儿——平时我们打开包装就会随手扔掉的小袋子,它的名称叫“脱氧剂”。
【教师】虽然它在食物保鲜方面有这么大的作用,但它的成分很简单:主要是铁粉和少量炭粉。请各小组同学观察脱氧剂的颜色和状态。【投影】展示脱氧剂的保鲜原理:
O2 H2O
Fe Fe2O3
【学生观察】脱氧剂的颜色和状态。
【学生发现】脱氧剂有些呈黑色,也有些呈红棕色。
激发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意识。
问题预设 【思考】同学们能否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将我们手中的脱氧剂转化成含铁的盐溶液,加以回收利用呢? 【学生】加酸溶解后过滤除去炭粉,得到含铁的盐溶液。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
引导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的思路中都提到了将脱氧剂溶于酸中,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写出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以及溶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态。 【学生】书写方程式 基础巩固。
分析
【教师】如何对Fe2+、Fe3+进行检验,你都知道什么方法呢?
【板书】一、Fe2+、Fe3+的检验 【学生】
方法1:观察颜色。
方法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 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演示实验 【教师】还有没有其它的检验方法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
教师演示:
方法3:Fe3+ +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
Fe2++铁氰化钾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板书】Fe3+ + 3SCN—= Fe(SCN)3 【学生】观察 引入Fe2+、Fe3+的特征检验方法,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知识支撑(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