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ppt12(4份打包)
- 资源简介:
《乙烯》学案.doc 73.00 KB
《乙烯》教案.doc 37.50 KB
《乙烯》教学反思.doc 21.00 KB
《乙烯》课件.ppt 685.00 KB
§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 乙烯 化学组:张志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说出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2、 能写出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3、 能说出乙烯的物理性质
4、 能写出乙烯典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掌握加成反应。
过程与方法 从实验现象到乙烯结构的推理,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乙烯分子结构的推理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的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
[板书] §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一课时 乙烯
[提问] 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板书] 一、乙烯的来源和用途
1、主要来源:石油
2、用途:(1)植物生长调节剂
(2)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投影]课本制取烯烃装置图
[演示实验]
1、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
2、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
3、点燃,观察现象。
[提问] 现象?
[板书] 1、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
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棕色褪去
3、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
[提问] 由实验现象可知,乙烯有着与烷烃不同的性质,这是什么决定的呢?
你认为生成的气体中都是烷烃吗?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 结构决定性质!
[观察]乙烯的分子模型
[提问] 乙烯的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板书] 二、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C2H4 电子式:
《乙烯》教学反思
化学组:张志伟
本节课学习目标有两点:1、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特征,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在教学中,通过模型导入乙烯的分子结构,让学生观察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思考乙烯分子结构有什么特点?并与乙烷进行对比,展开讨论,学生思维活跃,主动发言,总结出乙烯分子有平面形特点,这样学生印象深刻。然后通过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书写强化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然后分析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之间的两个共价键是否相同,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获取碳碳双键的键能和建长相关数据,知道碳碳双键的键能比碳碳单键键能大,但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二倍,这样可充分说明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之间的两个共价键不同,也体现了球棍模型的弊端,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在学习乙烯的化学性质之前,回顾甲烷的化学性质,启发学生思考总结,学生展示,通过学生的展示强化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引出乙烯的化学性质,通过视频观察甲烷、乙烯、乙炔的燃烧现象,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再观察甲烷、乙烯、乙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实验现象,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烯、乙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引出氧化反应的概念,并与无机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进行比较,加深理解。再观察乙烯和溴水反应的视频,发现乙烯也能使溴水褪色,启发学生思考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和乙烯使溴水褪色原理是否相同?然后引出加成反应概念,引导学生阅读书本,并说明加成反应是烯烃的特征反应,接着让学生书写加成反应的几个方程式,再引出加聚反应的概念,了解聚乙烯的应用。
最后通过联系日常生活,一年四季能吃上新鲜的水果,了解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知道乙烯可作果实催熟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本节课亮点,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教学,符合定向——结构——活动教学模式,采用模型和多媒体教学,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学生参与面广,符合新教材的教学理念,采用甲烷、乙烯对比学习,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增强教学的高效性,突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不懈探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