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24820字。
第一课时 钠的性质
目标导学
1.了解金属的通性
2.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其化学性质。
温故知新
1.金属元素的存在
人类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4/5是金属元素。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因此,地球上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 形式存在。
(1)化合态: 、 、 。(举例说明)
(2)游离态: 。(举例说明)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第二位是 ,第三位是 ,第四位是 。
2.金属有许多物理通性,如 、 、 、 、 等。
3.初中所学内容填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举例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与氧气反应
金属与盐置换反应
金属与酸反应
知识精讲
一、金属的通性
(一)物理通性
1.状态:常温下除汞是液体外,其他是固体;
2.颜色、光泽: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主动探究】分析下面一些化学反应的图片,写出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铝与硫酸铜反应 镁条燃烧 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镁条和盐酸
(1)铝与硫酸铜反应:
2Al + 3CuSO4=Al2(SO4)3 + 3Cu 2Al + 3Cu2+=2Al3+ + 3Cu
CuSO4是氧化剂,Al是还原剂
(2)镁条燃烧:
2Mg + O2 2MgO O2是氧化剂,Mg是还原剂
(3)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Cu + 2Ag+ = Cu2++ 2Ag
AgNO3是氧化剂,Cu是还原剂
(4)镁条和盐酸:
Mg + 2HCl = MgCl2 + H2↑ Mg + 2H+ = Mg2+ + H2↑
HCl是氧化剂,Mg是还原剂
根据以上四个实验可以得到如下化学通性。
(二)化学通性
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M - ne- = Mn+
1.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
2.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3.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单质
二、钠
1.物理性质
颜色: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密度:ρ(H2O)>ρ(Na)>ρ(煤油);
熔点、沸点:熔点为98 ℃、沸点为883 ℃;
导电、导热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硬度: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金属钠的切割方法:虑纸吸干煤油——小刀切割——切外皮露出庐山真面目。)
【实验3-1】
(1)用镊子夹取煤油中的钠(切不可用手接触钠,注意安全),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观察。
(2)用小刀将钠从中间切开,观察钠的颜色、光泽,切割时感受钠的硬度,并注意观察切面的变化。
(3)观察完毕,将剩余的钠全部放回原试剂瓶中。
2.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①Na与O2点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2=====点燃Na2O2。
【实验3-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钠受热先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接着燃烧起来,火焰呈黄色,最后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