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110字)
我的空中楼阁
李乐薇
河北安新中学 张儒睿
教学目标
1、领悟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把握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对独立人格的向往,唤起学生对积极而坚实、乐观而执著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学习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观察景物,定景换点的写法。
教学难点;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理解作者寄寓于小屋的生活理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尽可能背诵一些比喻句或对称、排比句。
2、比较欣赏法。如将本文与刘禹锡的《陋室铭》的比较阅读。
3、讨论法。如对文章托物言志中“志”的含义的理解
4、指定两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提示: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明快、乐观的,要带着欢快的感情,读出明快、跳荡的节奏来。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诵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语言的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
一.新课导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语句,虽是一栋陋室,但在诗人眼里却充满了清幽雅静的情趣。(可引导学生回答)如“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杨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样一个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诗中表现出他回到田园、重温田园的自然景物和生活气氛的内心欣慰之情。田园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正是诗人心中的向往之景。
二.作者介绍:李乐薇,江苏南京人,早年肄业 于上海大夏大学,后来一直在台湾从事教育工作。他以散文见长,文笔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婉丽而富有情感。他有很深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积淀,又接受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故而作品善于借助有质感的想象来表现无形的主观意念,刻意于主观意象的经营,能够运用有声、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境暗示出微妙的“自我情结”。
三.文本解读:
(一)生字:
黛 痣 逊 蓄 阡陌 翩然
(二)整体感知:
《我的空中楼阁》作为一篇辞意双美的散文佳作,它凭借着作家特有的艺术感觉和从容婉转的情思,借助于清新俊朗的笔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为读者构筑了一个美妙超俗的艺术世界——山上一所家居小屋。在这个美妙超俗的艺术世界中,既可以得到舒心惬意的美的享受,美的启迪,还会做一次灵魂和精神力量的心灵巡礼。
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8段):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实写我的空中楼阁。
第一部分又分为三层:一、(1—3段)二、(4—7段) 三、(8段)
第二部分(9—18段):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与小屋的关系。虚写,侧重写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