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ppt1(4份打包)
- 资源简介:
SO2毒性.mpg 8.74 MB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21张.ppt 2.75 MB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教学设计.doc 342.00 KB
制硫酸.swf 297.20 KB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探究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转换
一、教材分析
《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是化学必修1中第三章《硫的转化》的内容。教材已经介绍了《碳的多样性》,《氮的循环》之后引入该节内容。因此,学生对于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已有一定的基础,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探究活动。
硫及其化合物是本节教材的核心知识之一。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之一在于氧化性和还原性。而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正好能够体现各种含硫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而且无论是自然界中火山的喷发,还是酸雨环境问题,以及实验室中对含硫物质元素物质的探讨,都以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为核心。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框架如下: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可以掌握含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的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掌握实验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精神。
二、学生分析
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碳的多样性,氮的循环的知识的学习,对元素化合物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相对来说学习起来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困难。本节课不同价态的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应用的理论知识是氧化还原部分的知识,学生在第二章的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中也已经系统学习过,所以本节课既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深入学习,又是对氧化还原知识的利用和巩固。
在学习方式上,本节课延续了这样方法:首先从理论上进行分析,预设方案、论证评价后通过实验去验证分析、探索,得出结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含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的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且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究,激发化学学习兴趣,提高自身动手实验的基本技能,加深对含相同元素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的感性认识,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也会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价值及其意义,使学生热爱化学、赞赏化学。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运用氧化还原反反应规律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的方法
②熟练准确地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
③初步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
2. 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通过小组互动的合作交流、具体的实验操作等各种方式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②通过实验方案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总结、综合和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③通过利用小组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实验方案的讨论、优化,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②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引入和结尾环节采用了日常生活中常见含不同价态的硫和铁的化合物,旨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产生学以致用的感觉。
2. 知识讲授环节中,通过二氧化硫毒死小白鼠的视频让学生体会代表物选择的原则。由于+4价的二氧化硫有毒不适宜做实验,所以涉及它的转变采用视频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各种+4价硫价态都能发生同样的变化。
3.在实验探究环节中,使用平板电脑拍摄实验现象并展示,便于存留瞬间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
4、知识应用环节中,使用了flash播放接触法制硫酸的流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