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ppt13(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乙烯 教学设计.doc 54.50 KB
乙烯23张ppt.ppt 2.10 MB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乙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单元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本节内容是继烷烃之后,继 续向学生介绍不饱和烃和烯烃的概念,在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教材先介绍煤和石油的主要用途:除了可以为人们提供常用的多种燃料,还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最基本的化工原料,如乙烯和苯。并且通过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乙烯产品和苯产品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能源、药物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二、学生分析
通过探究实验,发现乙烯与乙烷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引发学生思考乙烯可能具有的结构,使学生容易体会到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辨证关系。再从乙烯分子的组成推导出它的电子式,再由电子式写出结构式,并从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引出不饱和烃与烯烃的概念,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结合前面的实验及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说明乙烯的双键中有一个容易断裂,它的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容易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进而又介绍另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最后,通过“实践活动”香蕉的催熟,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学完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进一步深化认识,同时也为今后有机化学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讨论和归纳,认识乙烯的用途及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重要的化学性质和加成反应,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通过对乙烯用途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分子结构展示:利用Chem3D模块对乙烯进行结构展示,让学生实际操控软件,切实触摸乙烯结构的3D分子轮廓图及各种键参数的分析,感受有机化学的神秘殿堂和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兴趣。
2、白板勾画装置:利用电子白板勾画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优化比较。
3、课堂实验视频:播放乙烯使溴水和高锰酸钾褪色的实验室
4、反应动画演示:将加成反应的微观动画进行演示,形象展示,直观感受。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