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系及其分类》ppt5(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分散系及其分类15张ppt.ppt 381.50 KB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doc 49.50 KB
作者信息
姓名 电话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邹城市第一中学
教学主题 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学内容。内容包括分散系的概念和分类,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的概念,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本节内容前面是化学实验的方法、物质的量以及物质的分类内容,后面是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这部分的内容,而本内容包含的一些分散质粒子知识,是以后化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内容上,本知识点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通过本节教材第一课时的学习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知道溶液和浊液属于混合物,但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但其形成原理学生在初中已经有所接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 知道分散系的含义,能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b. 知道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c. 理解丁达尔效应的本质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丁达尔效应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课堂小结,一改由教师复述,变成由学生的自我总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我展示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丁达尔效应图片的展示,让学生重视化学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性;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四、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在课堂情景展示环节,利用电子白板的抓拍功能,用PPT展示精美图片、简单动画引导学生思考、理解问题。ppt多媒体课件,运用整个教学中。
2.微视频,在引入的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
3.传感器信息技术对反应温度的探究,通过计算机图像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影响因素很多。
4.网络搜集资料
5、通过一段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由学生已学习的物质分类知识出发,对物质进行分类,进而引导学生学习《分散系及其分类》。
6、通过实物观察及分组实验,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7、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丁达尔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这些现象的共同点和本质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胶体第一项性质的探究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