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70字。
人琴俱亡
教学目标:
1、体会兄弟之间的至爱亲情。
2、感受作品之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对自己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共鸣。
3、对作品之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与把握。
4、体味其简洁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世说新语》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人琴俱亡》之中,初具的小说艺术特色。
3、子猷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
课程类型:讲读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课堂提问:同学们通过预习对《世说新语》有何认识?了解哪些?
(通过提问:
1、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2、有利于更好的掌握这一方面知识
(穿插问题: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2、小说之中刻画人物的重要方式有哪些?)
这样可以把学生带回到初中以来学过的经典现代小说中,更好的与原始文言小说形成对比!
下面,我们从抽象到具体,通过研读《世说新语》中的《人琴俱亡》其是否体现了一些现代文学原理中的小说的艺术特色。
二、读书(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作品有大概的把握,反复读书培养语感,为翻译,背诵奠定基础)
1、学生朗读作品,教师纠正字音:
笃( dǔ ) 都( dū )丧( sāng )( sàng )了( liǎo ) 舆( yú ) 调( tiáo )恸( tòng )
2、体朗读课文
3、师范读课文(注意在范读期间,容易读错的字音要重读)
三、对文中主要人物的把握:
学生活动:学生读出他们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