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1 20:29:1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550字。
30诗词四首
仙峰中学:刘胜成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名言佳句的含义,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掌握诗词涉及的文学常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情朗读课文,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掌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搜集与作者、作品有关的资料,了解背景,提高文化素养。
●分析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二、学习方法导航:
1、反复诵读课文,熟悉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通过分析、探究诗歌中名句的含义,品味诗歌的意境。
3、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拓展知识面。

三、聚焦重点、难点:
1.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2.  难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四、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投影仪

五、教与学师生互动
第一课时
《归园田居》(其三)
(一)情景导入
我们刚刚学过一篇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作品中,诗人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作的代表作品——《归园田居》。这首诗跟《桃花源记》一样,写于他辞官归隐之后,反映他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他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学生介绍作者。
【提示】陶渊明(365-427),又名元亮,世号靖节。我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之一,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所以梁钟嵘说:“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2.朗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 
   2)指导学生朗读 
   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 
   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请学生个人读,具体指导的重点放在重音和节拍上) 
   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个人读、分组读或齐读)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3.思考下列问题 :
a.  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
b.  “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c.  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示】(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 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