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40字)
我与地坛
济源一中 周建新
【教学目的】
1、感悟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
2、品味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3、鉴赏作品的文字、语言意蕴。
【教学重点】
1、鉴赏作品的文字、语言意蕴。对作品语言的关注,要从修辞、联想等角度出发进行品味。
2、认识母亲的人性美、人格美,总结母亲的形象美、群像美和意象美。
【教学方法】
导读、讨论、交流。(自主感悟,交流提高。)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2004年9月28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二、预习导读:
1、通读全文,整体思考下面问题:
⑴怎样理解“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
⑵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开始关注“古园”的?为什么会在这种情况下关注“古园”?
⑶作者对古园的描写,突出了古园的什么特点?
⑷“古园”(留给作者)是怎样一个形象?
⑸作者在“古园”中思考了一些什么问题?哪些是直接思考的,哪些是通过“古园”中的“景”和“物”来思考的?
⑹如何理解“活得最苦的母亲”这个短语?
⑺作者用了哪些材料写出他对母亲的理解?
⑻课文第二部分中,哪一则材料或啊几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你?
⑼如果选择课文的部分语段熟读或背诵,你会选择哪些?为什么?
⑽阅读课文中,你还想到了哪些内容相同或相似的作品?
2、进一步思考下面问题,感悟“生命的意义”和“母爱的意义”:
⑴史铁生对生与死的感悟是与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地坛。史铁生为什么喜欢地坛这样的环境?(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宁静)
⑵自然的环境——地坛,给了史铁生怎样的启示?(自然的生命力——永恒、荒芜但并不衰败)
⑶环境的特殊性与人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吻合”?(感受者从自然中读出了相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