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约4970字。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与反思
庄丽霞
一、 教材分析:
1.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内容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在已学的课程中,燃料的燃烧,金属的冶炼等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认识从反应中反应物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就是从本质上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同时也为高三后部电化学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1.2 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特例)概念的基础是,理解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二、教学目标分析:
2.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2.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2过程和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2.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并理解化学这门学科提 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学情分析:
3.1 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础:
学生已学习了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已掌握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中特殊例子,通过分初中概念的逐步分析,使学习能从初中的特殊例子转移到高中扩大的概念的实质了来。若能从理论上、其它概念的发展的类比上进行分析,学习对其实质的理解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3.2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深刻理解,一定会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一定会理解许多反应的进行的实质,对电化学知识也一定会达到一定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理解一定会使学生的能力提高,也使学生学习化学的理论水平有很大提高,对学生的今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会起到相当大的帮助作用。
3.3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
新上高一的学生从心理上还未完全从初中的心理、思维方式上转变过来,理解能力还不十分强,但上高中后都有一种好奇心、好胜心,同时也都有一定的进取心,特别是考入重高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正确引导,逐步培养,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也是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时期。
3.4 学法分析: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从特例到特征,逐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
4.1 提出问题串,创设学习情境;引导思考,自主探究:
[问题1]铁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但 是,对于下列与铁有关的问题你知道多少?
1、工业生产中是利用怎样的反应来得到铁的?
2、窗户上的铁栏杆常刷上油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3、一些容易变质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或往包装袋中装入一小包铁粉,这样做的目的 又是为什么?
[针对学生回答情况予以点评]
[讲解]以上三个问题都涉及今天要学习研究的内容——氧化还原反应
[投影]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2]请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取铁的化学反应式。
[投影]实验课件,反应原理。
[问题3]该化学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种?
[点评]通过分析可知,该反应不属于任何一种。由此可见,采用仅仅是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和数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依据)来对所有的化学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