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卷解读与九年级语文教学思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2 23:46: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330个字。
南京市2005年中考语文试卷解读与
九年级语文教学思考

2005年南京市中考尘埃落定,也就标志着2006年中考正在酝酿之中。回顾2005年的命题过程,解读2005年试卷,对06届九年级教学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启发。今天就此问题,与大家谈一谈体会与思考,对从事初一起始年级教学的语文教师来说,就算是未雨绸缪,了解一点情况,多作一些准备工作;对我们初三语文毕业班的语文教师来说,就算给大家一个前车之鉴,希望我们一起能搞好初三的语文教学。
一、命题指导思想及其过程
中考试题,要有利于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人才,也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中考试题的命制遵循《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一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规定与要求,以人教社六册语文实验教材为命题范围与蓝本,体现《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2001年7月第l版)》(以下简称《课标》) 精神,体现考纲(详见《中考说明》)精神,体现“激励、引导、评价、选拔”的原则,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命题。
命题过程及启示:
一是熟悉教材、《中考说明》与《语文课程标准》。其中特别是教材与《语文课程标准》,举个例子来说,对字音字形的考查,一定是课本中的重要字词,是常用的而且易错的;
二是熟悉各地中考试题与模拟试题,力避陈题。举几个例子来说,凡是我们南京各区县模拟试题出现的题目,哪怕是一道默写题、一道注音题,都枪毙了,哪怕那道试题再好;凡是其他地区中考语文卷上所出现的试题,我们都力求回避。
三是采集命题素材。可以客观地说,命题素材都是时鲜的,其中有许多阅读材料原文很长,语言比较晦涩,我们是做了很多工作的。阅读的素材(文言文除外)取材于时文美文,第2—6题的材料来自生活,结合教材,在教材中均可找到蓝本。
从这方面的启示是:一要加强对教材、考纲与《课标》的学习,二要加强阅读,多读一点时文美文,三要从学生实际从教材实际拟题。

二    试题内容分析:
南京市2005年中考命题语文学科双向细目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