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教案27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880字。
读《伊索寓言》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
2、体会文章幽默反讽的效果。
教学重点:
透过句子表面,品位句子的深层意味。
教学设想:
①顺着“纠正浅薄的见解”一说到底,然后点破它,以期有顿悟的效果。
②对文中许多颇有意味的难句,不在理解内容时一一碎讲,待点明作者意图后集中看,或许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一)课前预习
1、注意下列字词的音形义。
嫉忌 怜悯 譬如 年辈 幼稚 思慕
衰朽 发迹 历程 衣锦还乡 风雅
索性 经济 吝啬 笨坯 心术 果报
狂吠 蝙蝠 轴心 阅历 浅薄 下野
2、搜集有关作者、作品以及《伊索寓言》的介绍。
3、阅读课文中的九则寓言,联系生活实际,试评论钱钟书针对每则寓言所阐述的观点。
(二)课堂教学
一、导语:
《伊索寓言》作为一本寓言故事集,通过简单的故事来反映深刻的道理。我们普通人读它,在若有顿悟之时,也许只会一笑了之。然而,文豪钱钟书却读出了自己独到的东西,写出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读〈伊索寓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钱钟书,走近他的《读〈伊索寓言〉》
二、展示有关钱钟书的介绍资料。(投影显示有关图片、文字,力求做到简洁与丰富的统一)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钱钟书先生文笔的幽默、讽刺和睿智,这些也同样体现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读〈伊索寓言〉》中。
三、说起寓言,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回忆一下从小学到初中都学过那些寓言?(放课件三),那么寓言就是(放映课件中寓言的定义)放映课件中关于《伊索寓言》的介绍。
四、看完开始讲解。因为:它是一部古代的书,一部能够反映古代生活的书,所以,能给我们带来三重安慰(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看幻灯片
先进
进步 成熟
高级
五、正因为如此,作者要以现代人骄傲的姿态,去纠正伊索寓言的幼稚和浅薄。具体的批评,是针对每一则寓言进行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放课件,逐则评析,抓住其中两三个,重点进行,其他让学生简单说说即可。)
1、蝙蝠的故事
原意:讽刺蝙蝠式的狡猾,抨击那些丧失了独立人格的人,他们趋炎附势,毫无原则可言。
作者:故意标新立异、以求虚名的人,他们自吹自擂,总吹嘘自己与众不同,比别人高明。他们以己之长,贬人之短,(这“长”也未必是真有所长)从不虚心学习别人,总以为自己有骄傲的资本,在不同场合使出不同的骄傲资本,自高自大,傲视别人。
2、蚂蚁和促织的故事
原意:讽刺只图安逸,只想不劳而获的人。
作者:大作家死后成为别人赚钱的资本。这些文章的作者们往往在作家生前与作家并无深交,甚至不睦。这些人在作家死后写些不负责任的文字,是以“介绍”为名,行“养活”自己之实。
3、狗和自己影子的故事
原意:讽刺贪得和多疑
作者:讽刺有些人没有自知之明,他们从来不能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他们拒绝批评,老虎屁股摸不得,谁如果批评了他,他会大嚷大闹,反咬别人一口。作者用这则寓言斥责无自知之明,掩饰缺点和错误的劣性。
4、天文学家的故事
原意:讽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心想往上爬却必然摔跤的人。
作者:讽刺一些下台或下野人物,不甘心失败,仍在美化自己。他们羡慕权势,还是一心向上爬。他们企图东山再起,恢复已失去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