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ppt38(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乙醇
乙醇 27张ppt.ppt
乙醇 教学设计.doc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乙醇(鲁科版《化学》2模块第3章第3节标题一)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是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乙醇是高中阶段学生是继学习烃类化合物——甲烷、乙烯、苯之后,接触的第一种烃的含氧衍生物。它是联系“烃”与“烃的衍生物”的桥梁,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学好本节内容对下一课时学习生活中的另外一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以及其它烃的衍生物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联系的典型的烃的衍生物。因此,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之一。
(二)课标中的内容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必修模块的乙醇应该具有双重功能:
一方面 另一方面
要提高公民的基本科学素养,学生借助乙醇这种熟悉的有机物,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之一:烃的含氧衍生物,认识到有机物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 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下最基本的知识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初步认识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关系。
二、学生分析
1.学生认知起点及障碍点
通过初中化学、必修1第2章第3节和本章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乙醇的初步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和有机物的结构域性质的关系,也已经初步认识到有机化学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为乙醇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乙醇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有其特殊的结构,反应也比较多,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带来障碍。虽然关于有机物的知识难度有递进式的上升,但是由于学生关于官能团结构域性质知识的欠缺,导致学生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
2.学生思维发展点
首先,可以发展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将氧化还原知识引入有机化学的学习。其次,进一步体会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的特点,并逐渐引申到应用的层面。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3)通过实验探索学习,获得乙醇的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4)通过比较乙烷、水和乙醇结构、性质的差异,认识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5)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 通过动手实验,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6)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环境
eq \o\ac(□,√)√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