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与政府》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东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政治生活》
期末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一:公民与政府)
复习范围:第一、二单元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共收到网友留言近8万条,省市县三级领导作出的回应超过5万项。对网友来说,再具体的事情,再小的麻烦,到这个平台总能找到表达和解决的渠道。材料表明
①公民诉求渠道在进一步创新和拓宽 ②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在进一步扩大
③只有创新管理方式才是问题解决之道 ④人民民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得到实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第663号国务院令,公布《居住证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23条,突出居住证的赋权功能,突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服务职能。一方面确立了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便利,另一方面鼓励各地不断创造条件提供更好的服务。居住证的实施
①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有利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快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③这是党依法执政的具体体现 ④任何公民的权益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国家逐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鼓励、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长期护理保险业务。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上述规定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体现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④表明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2015年8月5日,《网络安全法(草案)》停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国人大网上一共收集了3191条社会意见。不少法律都是广泛征集民众意见然后进行制定和修改的。我国立法必须尊重民意的根本原因是
A.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B.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真实的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