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教案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鄂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1/8 17:06:17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课时,约5170字。
羚羊木雕教案
刘晓琴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2.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 
3.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4.了解常见的记叙文的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教学难点:
1.一般的记叙文都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叙说,而本文却把发生在后的“查问木雕”放在前面说,把发生在前的“赠送木雕”放在后面说,作者这样“倒”一下有什么好处?
2. 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3.从文句中分析认为形象。
课时安排:
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疏通文章大意,再通过分角色朗读,分析人物性格,理清矛盾冲突。第二课时总结中心思想,开展辩论会,引导学生拓宽思考。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       要求学生已预习课文,解决字词问题。
2.       熟读课文,基本把握故事情节。
导入:
我问同学几个问题:你们有没有送过礼物给好朋友,送的是什么样的礼物,他喜欢吗?送礼物有什么作用呢?(增进友谊,不仅使朋友高兴,也使自己快乐。)可是,有一件礼物却给两个好朋友带来了伤害,甚至引发了一场家庭冲突,到底是什么样的礼物呢?——就是这只羚羊木雕。(请同学们翻开书的61页。)
品读课文:
一:情节分析
课前大家已经读过这篇课文了,现在再给大家2分钟时间,再一次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然后我们请同学起来说说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是围绕一件什么样的东西展开的?文章中出现了那些人物?
请同学起来自由回答,老师点拨小结:本文说的是,“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文中出现的人物有: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
二:分角色朗读
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与朗读是相辅相成的,朗读有助体会,体会越深刻,朗读就越有感情。体会课文思想感情,不但指课文整体,而且指一字一句。例如“那只羚羊哪儿去啦”一句,要读出妈妈当时的心情,就要联系全文好好体会。读过全文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是“从非洲带回来”的,是家里的一个宝贝,妈妈的脾气又是那样沉不住气,一旦发觉女儿桌子上不见了羚羊,那是什么心情?是惊恐的,着急的。再调动生活经验,假如丢了钱包,一个人是什么心情,这样才能把这个句子的感情念出来了。再如“我”说“没有卖……我送人了”,省略号表示说话是支支吾吾的,而且声音有些发抖,要读出那种味道。
我们需要扮演的角色有:妈妈、爸爸、我、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故事的叙述者。老师来读其中奶奶的部分,其他的角色同学们可以踊跃举手参加,故事的叙述者由剩下的同学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