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案2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750字。
《散步》教案
黑龙江省黑河市幸福中学 徐红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感知课文内容(读)
(一)检查生字词(看小黑板)
(二)听录音,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三)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学生看幻灯上的问题,朗读课文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2、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概括。
(五)教师小结:
文中描绘的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为纽带组建的,散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用文中“分歧”概括即可。
四、自主、合作、探究(悟)
(一)师导: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同学分组讨论,提出相关问题:
1、 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2、 “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二)教师小结: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二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学生根据课文可能回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的家庭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三)师导: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样处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