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导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7/19 12:55: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070字。

  7《雷电颂》导学案
  【题目解说】
  《雷电颂》出现在《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自——《雷电颂》。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
  【走进作者】
  郭沫若(1892~1978),汉族,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他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三大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
  【背景链接】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当时是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1942年1月,时值“皖南事变,郭沫若在重庆创作了《屈原》,借古讽今,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白,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
  【字词全解】
  ⒈生难字词
  睥睨(pì nì)   波澜(lán)      污秽(huì )   迸射(bèng)
  脚镣(liào)   咆哮(páo xiào)  眩目(xuàn )  伫立(zhù)
  鞭挞(tà )   犀利(xī )     虐待(nüè)    驰骋(chí chěng)
  雷霆(tíng)  徘徊(pái huái)  罪孽(niè )     木梗(gěng)
  ⒉词语补注
  ①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②播弄:摆布。  
  ③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④雷霆:雷暴;霹雳。比喻威力或怒气。  
  ⑤踌躇:犹豫。
  ⑥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⑦忏悔:向神表示悔过,请求宽恕。
  ⑧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⑨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句段解读】
  ⒈“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剖析】运用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向往和赞美风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流露出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是在这里象征着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2
  ⒉“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硬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2
  【剖析】一连串的反复,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坚决,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