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ppt10(3份打包)
- 资源简介:
共41张,约2530+10550字。
高一历史学案
(内容: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课标要求: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合组织为例,认识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趋势。
一、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什么是区域经济集团?
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⒈原因
⑴必要性:
为什么二战后的欧洲迫切需要联合?(必要性)
材料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材料二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社会分工和资本的国际化大大加强,欧洲各国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
材料三 西欧土地面积狭小,资源又相对缺乏,这使欧洲各国认识到要尽快发展经济,就必须打破国家壁垒,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实行一体化。
⑵可能性:
欧洲一体化的背景
①欧洲的地理结构为一体化提供了条件;
②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③ “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和美苏“冷战”现实使欧洲联合与合作的必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受苏联威胁,所以要联合御强;受美国控制,想要联合自强)
④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所以要联合起来,重振雄风;
⑤法、德的和解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和基础
……
高一历史自助餐
(8.2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课标要求: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趋势。
一、历史注解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基本特点]
1.世界经济已形成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经济目为中心的格局。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长期游离于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大循环之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经济板块的形成和发展,迫使许多国家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放弃以本国为中心的旧模式和旧观念,必须参照本国所在地区经济贸易集团的共同利益,并根据形势的变化随时调整本国的外交战略,尤其是经济发展战略。
2.集团成员国处理对外关系更加务实,意识形态色彩趋于淡化。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原先的集团政治外交逐步为经济外交所取代,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有了新的内在动力。正是在经济和安全利益的驱动下,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有可能在相互尊重主权和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寻求广泛合作,以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3.各国经济融合程度明显增加,规模急剧扩大。在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下,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开始形成。许多产品得以由区域集团各成员国协作制造,商品在成员国之间流动更加畅通,从而有助于促进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各成员国有可能利用本国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获得区域合作和规模经济效益。上述融合程度不断深化,正推动集团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推动经贸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
4.区域经济集团的成员结构发生了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区域经济集团的成员已由早先发展程度相同的发达国家,扩大到包括发展程度不同但经济上互补性较强的欠发达的国家。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负面影响]
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对区域经济集团化对世界经济格局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有足够的认识,其具体表现有:第一,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流动。二战以来,上述要素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间流动,而区域集团的出现必将加剧这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