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八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5940字。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择并填写到答题卷上。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国家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在于国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安全以及增进公民福利。”这种观点( )
A.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全民性 B.说明国家唯一属性是社会性
C.没有揭示出国家的阶级本质 D.强调国家要为全社会谋福利
【答案】C
【考点定位】国家的根本属性
【名师点睛】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不是唯一属性,社会属性不能掩盖其阶级性。
2.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国库开支。这一规定表明( )
A.我国公民选举权的有偿性 B.我国人民民主有广泛性
C.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D.我国法律制度高度完善
【答案】C
【解析】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的优点:广泛性和真实性。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材料中的规定说明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C适合题意,排除B;A、D是错误的,排除。
【考点定位】人民民主的特点
【名师点睛】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特点 表现
广泛性 民主权利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民主主体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真实性 保障 制度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法律保障 我国制定现行有效的法律达231件,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性法规70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多件
物质保障 公民选举所需经费均由政府开支;在选举期间,国家掌握的报刊、电视、广播等都为选举活动服务
民主进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体现和维护
人权角度 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不侵犯权利”是社会宽容的底线,正如美国法学家霍姆斯所说:“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说明( )
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往往是对等的 ②公民要在法律范围行使自由权利
③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统一的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答案】D
【考点定位】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
【名师点睛】权利与义务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人民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民更加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为公民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但是我们不能把权利与义务对等起来,简单地对等会导致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割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因此,此观点是错误的。
4.因在中国钓鱼岛海域作业而被日本非法扣押的中国船长面对日本检方的刑事调查,坚持认为自己无罪,并多次表示:“钓鱼岛是中国领土,在钓鱼岛海域捕鱼作业是正当的。”“如我认罪,将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这启示我们必须( )
A.坚持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B.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坚定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答案】D
【考点定位】公民的政治义务
5.当国家公职人员宪法宣誓的铿锵之声响彻寰宇,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权力大小、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身份贵贱,都能感受到宪法的神圣和自由正义的尊严荣耀。这是因为,在我国( )
①我国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③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和总章程 ④国家公职人员是宪法的制定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①是错误的;我国有宪法起草委员会,④是错误的;国家公职人员宪法宣誓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和总章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