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联盟2016新课标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地理试题(二)(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760字。
百校联盟2016新课标高考最后一卷(押题卷)地理(二)
一、单选题:共11题
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下图为某城市生育二孩意愿调查统计图。据此完成问题。
1.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我国家庭结构的优化 B.缓解我国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C.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 D.强劲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2.影响该城市选择30—4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远高于选择20—3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生育能力 C.经济水平 D.文化水平
【答案】
1.B
2.C
【解析】
1.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庭结构的优化,尤其是缓解失独家庭之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但这些都不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是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严重,若现行生育政策不调整,几十年后劳动年龄人口锐减,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逐步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就是要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2.多数人在30—40岁时,第一个小孩年龄已经较大,且经过多年发展,家庭经济收入也基本稳定,所以生育二孩的意愿较高;而在20—30岁时,工作刚起步,且刚组建家庭或生育了第一个小孩,生育二孩会使家庭经济、工作压力增大,因此生育二孩意愿较低。国家已实施全面二孩的政策;20—30岁的人口生育能力要强于30—40岁的人口;20—30岁的人口与30—40岁的人口文化水平差异不是很大。
酸雨是指pH<5.6的雨、雾、雪、雹等大气降水。下图为华东地区酸雨与降水量、相对湿度的关系图。读图完成问题。
3.华东地区酸雨最强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影响华东地区酸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大气雾霾浓度 C.相对湿度 D.降水量
【答案】
3.B
4.D
【解析】
3.华东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降水量大,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且夏季降水强度大,雨滴下落速度快,其在空中停留的时间短,因此夏秋季节酸雨较弱。冬春季节降水较少,尤其春季多绵绵细雨,再结合pH越小,酸性越强,故4月份酸雨最强。
4.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时间,当华东地区降水多时,酸雨强度弱,反之则强度强,说明影响华东地区酸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年中相对湿度变化不是很大;图中酸雨强度最大季节既不是太阳高度最大时也不是太阳高度最小时;图中没有大气雾霾浓度与酸雨浓度关系的信息,故B项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