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ppt5(3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二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1.4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8/23 8:48: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 专题三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学案+课件+教案)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 专题三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学案.doc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 专题三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20张PPT).ppt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 专题三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教案.doc
  苏教版化学必修2《乙酸》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解决问题    具体应用
  王荣生老师曾指出好课应该具有两个基本标准:“教学内容的有效聚焦与学生活动的充分展开”。在乙酸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以上两个方面呢?反复斟酌后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课堂教学:1.从生活中乙酸的应用入手,整个课堂将生活中乙酸的应用做主线,从中提取知识进一步剖析探究;2.以问题探究做主导,充分发挥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学生的思考维度;3.以实验探究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知识、自我得出结论能力;4.进行学生的自我归纳总结,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学习几种代表性烃与乙醇知识的基础上总结乙酸的学习方法:组成→结构→性质→应用;同时涉及各种有机化合物间的某些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要注意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如: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活动在以上几个方面的设计中展开,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双基”,还能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动脑等实践能力方面得到提高。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构建一系列开放性探究式教与学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教材分析
  乙酸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很大用途,也是学生接触较多的化学物质之一,是继烃、醇、醛之后又一重要的有机物。做好乙酸的的教学既是对醇、醛知识的巩固,又为酯的学习作铺垫,特别是帮助学生形成有机合成的基本思路有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对课本设置的学习内容要脚踏实地地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一定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理论联系实际,准确把握《新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注重学习方式,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些综合探究问题,将乙酸的酸性、酯化反应的探究列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初中阶段学生已认识内容:食醋中含有3%-5%的醋酸,醋酸是一种常见的酸,具有酸的通性;白醋酸果汁等这些有酸味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表现出酸性。
  2.化学基本原理概念:在化学②专题1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中学生已学过同分异构现象,初步会判断同分异构体并了解有机物的成键特征;认识了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化学键 ,电子式书写等;
  3.本专题第一单元介绍了“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中几种代表性的烃:甲烷、乙烯、苯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等;学习了第二单元“食物中的有机化合物”的含氧衍生物乙醇的组成及重要性质;这些都为乙酸知识的学习明确了思路,确定了方法。
  四、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1.2013年江苏省高考说明: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掌握羧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2.2012年江苏省高二学测说明: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其酸性,酯化反应等性质;认识乙酸在日程生活中的的应用。学生实验测试要求:探究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验探究: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4.江苏省普高化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了解乙酸的酸性、酯化反应等性质及主要用途;学生实验教学要求:探究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本节乙酸的教学根据省学测说明与江苏省普高化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确定教学标准与学习要求为:⑴内容标准;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⑵学习要求;知道乙酸的分子结构,了解乙酸的酸性,酯化反应等性质及其用途;⑶学生实验教学要求:探究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酸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乙酸的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设计与实验探究锻炼学生分析、推理、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乙酸在生活和生产的应用,了解有机物跟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紧密联系,渗透化学重要性的教育。⑵通过酯化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⑶通过问题探究、设计动手实验等环节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思考的积极性及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酯化反应原理。
  七、实验用品:
  乙酸、乙酸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石蕊试剂、酚酞、浓硫酸、无水乙醇、蒸馏水;
  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试管(大小)、试管架、滴管、单孔塞、导管、烧杯、量筒、碎瓷片、火柴、石棉网、洗瓶;
  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八、教学过程
  苏教版化学必修2《乙酸》学案
  课  题 乙酸 课时 1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
  2.了解乙酸的酸性,酯化反应等性质及主要用途
  重难点 重点: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 酯化反应原理
  学  习  过  程
  [自主学习]食醋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有______味。
  [实验探究1]⑴对比观察食醋、乙酸的色、态、闻气味;
  ⑵取少量乙酸于小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自主归纳]一、乙酸物理性质:
  乙酸俗称______;是____色、有______________味的____体;易______(沸点:117.80C);熔点:16.60C,室温低于16.6℃时会_________________,所以无水乙酸又称为________;乙酸易溶于_____和______等溶剂;密度比水略_____(1.049 g/cm3)。
  [问题解决1]在寒冷的冬天,保存在细口试剂瓶中的无水乙酸会凝结成冰状晶体,若在实验中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如何从试剂瓶中取出无水乙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观察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写出其分子式、结构式。
  [归纳总结]二、乙酸分子的组成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_____名称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酸的通性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实验,记录现象、结论。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1.向乙酸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
  2.带氧化膜镁条与乙酸溶液反应
  3.向乙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4.向NaOH溶液滴加酚酞后,再滴加乙酸溶液
  [问题解决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酸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酸与碳酸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乙酸呈现出酸性,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三、乙酸的化学性质:1.酸性
  乙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乙酸是______酸,是____电解质,具有酸的通性;酸性:乙酸_____碳酸。
  [问题解决3]生活中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鱼刺在食醋中浸泡会变软;鸡蛋壳在食醋中浸泡后变酥,这些现象利用了乙酸的什么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3]在一支大试管中加几片碎瓷片,再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另取一支小试管加入约2mL饱和碳酸钠溶液;按图示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分钟,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
  实验现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振荡、静置后,该液体有______________味。
  实验结论:在一定条件下,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试结合实验现象与教材p71页分析写出乙酸与乙醇的反应方程式,交流讨论乙酸与乙醇的反应原理。
  乙酸与乙醇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三、乙酸的化学性质:2. 酯化反应
  ⑴定义:酸+醇→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解决4]同位素示踪法是研究有机反应机理常用的方法:如用乙酸( ) 和含有18O的乙醇(CH3CH218OH)发生反应验证酯化反应本质,试判断产物中18O的存在正确的是(     )
  A.        B.H218O      C.    D.以上都不对
  [问题解决5]结合乙酸酯化反应原理,试判断丙酸(CH3CH2COOH)与乙醇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反应,试写出二者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观看实验操作过程,讨论分析酯化反应实验操作过程注意问题:
  ⑴药品添加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收集到的乙酸乙酯中含有的杂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长导管除导气之外还兼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管口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解决6]下列四套装置可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 (    )
  ⑴              ⑵                   ⑶                 ⑷
  [合作交流]试分析判断“酒越陈越香”可能的转化过程,写出转化过程中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认识乙酸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