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20字。含说课稿。
杭州市新课程教学设计评比文稿
所属区(县、市)建德市任职学校(全称)建德市寿昌初中邮编311612联系电话校:64531350
64531806
13396532922
姓名周陈莉性别女年龄27任教学科语文职称中学二级
任职学校
及其学生状况
(请在合适处打
”√”)乡村学校城镇学校区(县、市)所在地学校
优良一般较弱优良一般较弱优良一般较弱
√
一、 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
(一)学习需要的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较活跃,形象思维较强,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意义识记已优于机械识记,自我意识较强,对事物有一定的独立见解,但他们的有意注意稳定性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积累词语与培养想象力结合起来,请学生用画笔或语言描绘出山市奇幻的景象。还要运用电脑多媒体手段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二)学习内容分析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而本文又是一篇自读课文,根据要求用一课时来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抓好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外利用工具书、课文下的注解疏通文意,能够找出难词难句,并对课文有初步的印象。本节课中要把重点放在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领悟美及培养其想象能力上。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想象及口头表达能力。
⑴预习要求:①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语速和语调。
②借助工具书和书中注释疏通文意,准备复述课文。
⑵预习步骤:①初读:识记生字词,分清停顿,标出难词难句。
②再读:逐词逐句疏通文意,补出省略的翻译。
另外,在预习中引导学生明白“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学习者的分析
本文出现在七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学生已初步接触了文言文,对怎样学习文言文也已有了整体的印象,但还是有畏难心理。要从朗读入手,让学生把握文言文的节奏,体会其中的音乐美,感悟中国古代文化的韵味。
二、 教学设计的过程及内容
(一)教学目标设计
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3.丰富想象,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4.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养成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二)教学策略的设计
采用多媒体手段,运用情境教学、愉快教学等方式方法创设情境,增强形象性,从视听角度刺激学生感官,引发其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以“以人为本”为教学指导思想,强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创设自由探究、平等讨论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要注重在学生的表述中思维过程中,鼓励学生从新的方向、新的角度、新的途径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独特的思考能力和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
(三)教学媒体的设计
课件特别注意了整体界面的风格,因为课文是文言文,背景就选用的是与其意境相似的中国古典山水画,背景音乐采用的是具有神秘气息的中国古典民乐,字体采用的是楷书、隶书、行楷等书法字体,整体界面古色古香,充满了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这样的气氛可帮助学生感受文言文中的物象,通过联想和想
《山市》教学设计说课稿
建德市寿昌初级中学 周陈莉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周陈莉,来自建德市寿昌初级中学。我说课的题目是:《山市》。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的特点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0课。本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山市》是一篇文言文,它所涉及的自然现象与“海市蜃楼”相似,可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适当的探究。课文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述山市的生成、发展、高潮及至消失的过程,极富想象力。本文是自读课文,学生学习文言文又尚在初始阶段(这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接触到的第三篇文言文),所以对文言字词、语法的要求可以尽量放低,甚至基本不作要求。
2.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贯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教育,结合本单元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能力目标: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
丰富想象,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山市”神奇、壮丽的幻景。
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重点:发挥想象,体会“山市”这一自然现象的神奇,并再现“山市”。
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想象及口头表达能力。
3. 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较活跃,形象思维较强,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意义识记已优于机械识记,自我意识较强,对事物有一定的独立见解,但他们的有意注意稳定性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积累词语与培养想象力结合起来,请学生用画笔或语言描绘出山市奇幻的景象。还要运用电脑多媒体手段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吸引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