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2016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题,约12510字。
重庆八中2016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答题卡上将正确选项的序号涂黑.
1.制陶可视为一项最早的化工生产活动.下列制造陶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开采陶土 B.筛选陶土 C.塑造成型 D.烧制陶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开采陶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筛选陶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塑造成型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烧制陶器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肥皂水呈弱碱性,则肥皂水的pH可能是( )
A.9.5 B.7.0 C.5.6 D.1.2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pH=9.5,大于7,显弱碱性.
B、pH=7,显中性.
C、pH5.6,小于7,显酸性.
D、pH=1.2,小于7,显酸性.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蔗糖颗粒加入水中最终形成无色溶液,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根据微观粒子的特征分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与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
【解答】解: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将蔗糖放入水中,通过运动,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了.所以,一会儿,蔗糖不见了,再测量时,液体的体积将会变小;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
答案:D
【点评】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了解分子的定义和分子的特性.此题属基础性题型,需学生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