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30字)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三册
《雨霖铃》教学设计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朱益鸿
[设计意图]
《雨霖铃》的作者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门写词的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与影响。本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他心爱的人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可以以诵读为主导,结合赏析,抓住词义要旨,领会意境及艺术特点,
柳永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声誉。其作品都深深烙上个人生活情感的印记,因此有必要对其生平进行介绍。
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词作的视频朗读,让学生形象地感受词的意境。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运用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
用一课时教完。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
李商隐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别离是一种常事。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更是一种历写不衰的主题。大家想一想,以前学过那些描写别情的诗?(学生回忆,教师提示)今天,我们来学习《雨霖铃》,一起走近词人的心灵世界,去感受情弦的脉动。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忭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二、 作者简介: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qí)卿,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
三 解题:
《雨霖铃》此词写别情,为柳永的名作之一。作者在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中,同时也抒发了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所以深感前途黯然无色。通篇层层铺叙,上下阕通过衬托、点染,浑成一片。写景抒情都用白描,形容尽致。这是吸取了民间词的特点,在艺术上予以加工提高而形成的。
四、 诵读、感悟:
学古诗词贵在诵读。只有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才能体验词人的情感,进入词的意境,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享受。
1、视频诵读:
学生感受全词的感情基调,并注意句子的节奏
(诵读提示:首先注意词的低沉基调,还要保持乐句的完整性,例如“寒蝉凄切”是一个乐句,应有稍长的停顿;以下“都门帐饮无绪 ”“今宵酒醒何处”皆独立乐句,亦应这样处理。有些乐句中有“豆”,如“留恋处”“念去去”“杨柳岸”“便纵有”等之后皆有“豆”,“豆”相当于八分或十六分休止符,读时应声断气不断)
2、根据诵读提示,学生朗读全词,总体上体会全词离别之情,概括上、下片的内容:
上片:离别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