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40字。
看云识天气
主备课:陈超平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总第 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特别是打比方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2.复习巩固比喻的修辞,积累文中比喻句,体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3.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并学以致用,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二、重点与难点:
1.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特别是打比方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2.巩固比喻的修辞,积累文中比喻句,体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一些资料(包括图片、影像等)加深对看云知识和天气知识的了解。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看云的图片,加强感性认识。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语:“云往西、披衰衣,云往南、雨绵绵”生动的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春夏秋冬,阴晴雨雪,风云变幻,气象万千,天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天气的变化自有它的征兆。现在,请同学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你能说出图中那飘浮的云彩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二. 检查预习:
1、听写下列字词:( 共10个)
峰峦 预兆 轻盈 均匀 崩塌 弥漫 征兆 一霎间 千姿万态 变化无常
2、结合课文解词:(共8个)
① 峰峦 ② 一霎间 ③ 预兆 ④ 轻盈
⑤ 弥漫 ⑥ 征兆 ⑦ 千姿万态 ⑧变化无常
三、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1、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用课文中的原话):
明确:“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理清文章思路:(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文章共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说明云是天气的“招牌”,人们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2-6)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天上的云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1层:(2-5)写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
第2层:(6)写云的光彩和天气的关系。
第三部分(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3.设计一种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学生边默读边填写后,教师明确)
晴天云简表
云名云的形态变化高度厚度天气征兆
卷云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最高最薄象征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