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00个字。
《春》教学实录
霸州市 窦春燕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环视一圈,声情并茂地)同学们,你们听--(播放一段描摹春天的音乐)春风荡漾,春水涣涣,鸟儿婉转啼鸣,这是春天的声音。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片描写春天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的《春》(播放课件:以绿叶为背景的课题及作者)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文章的脉络,同学们可在书上做一下标记。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展示课件)盼春,绘春,赞春,其中第二部分是主体。在宏观勾勒了春的轮廓后,作者精雕细描了五幅图画,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接下来,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嗅着那馨香的春的气息,去聆听那美妙的春之歌吧!(再次展示课题画面,师配乐范读,生作段落层次的标记,听读。)
师:下面,让我们去体会一下作者斟字酌句的功夫!在“盼春”中作者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能否去掉一个“盼望着”,改成“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呢?
生:不能。用两个“盼望着“更能表达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师:对,两个“盼望着”叠用突出的表现了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那么,谁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一生读。)
师:读得不错。不过,要想突出急切的心情,第二个“盼望着”应……
生:(齐)读得重!
生:(齐)声音高!
师:好,谁再试一试?
(另一生读。)
师:好!作者接下来在对春天的轮廓进行勾勒之后,就开始了对五幅图画的描绘。咱们先去瞧瞧报春的使者——春草吧。
同学们,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品味语言,我将在“春草图”的学习中教给大家品味语言的方法,一会儿我们还将在其他几幅图画中实践这种方法!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偷偷的”一词能删去吗?
生:不能。“偷偷的”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显示了不可压抑的力量。
生:不能。“偷偷的”写出了小草是不知不觉生长出来的。
师:是呀,春天来了,久居城市的你来到郊外,呀!漫山遍野都是绿色!多么令人惊喜呀!那这个词应怎样读呢?是“偷偷的”(轻读)还是“偷偷的)(重读)?
生:偷偷的(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