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而不高”》达标训练1
- 资源简介:
约4100字。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论“雅而不高”》达标训练
(时间:50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搭界(jiè) 长啸(xiào) 风尚(shànɡ) 破绽百出(zhàn)
B.高雅(yǎ) 时髦(máo) 底蕴(yùn) 丑形败露(lòu)
C.讥笑(jī) 滑稽(jī) 芦苇(wěi) 捉襟见肘(xiàn)
D.作坊(zuò) 协调(tiáo) 匮乏(kūi) 相形见绌(ch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物质越丰富,人的内在溃乏越叫人无法忍受。
B.物与习其实是两重关系,既可相应生辉,又可相形见绌。
C.封闭式空调车是为雅,其内散播尼古丁或摆臭脚则不高。
D.既是说,让物质的环境与人的行为协调起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看来,肚子里“缺货”,学问做不成,场面上的事情也捉襟见肘。
B.低与俗,似乎也有不解之缘。
C.讥笑那些以饮酒看花、吟诗作赋为能事的矫揉造作之徒。
D.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4.下列语段中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________
①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
②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③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
④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
A.④②③① B.③①④② C.④③②① D.③②④①
二、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5~6题。
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底蕴,说来轻巧,却非一日之功,得慢慢来。但首先将物与习搞成一张皮,大概还是可行的。即是说,让物质的环境与人的行为协调起来。通过这种协调,至少免得让绿地成为斑秃、餐馆成为烟馆。物与习其实是两重关系,既可相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