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30字。
《 都 市 精 灵 》 教 学 实 录
常州市晋陵中学 曹介梁 孔建
(Email:jlcsb@czedu.gov.cn)
一、导入新课
师:人与动物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常常彼此依赖,也因此有很多关于人与动物互帮互助的故事传为佳话。你能给我们介绍一则这样的故事吗?
生1:我记得1989年1月的一天,一艘航行在太平洋的小客轮触礁沉没。20岁的瓦努阿图居民罗斯琳在海上漂流,突然她发现不远处有两条水鲨鱼朝她游来,她吓的尖叫起来,但鲨鱼并没有伤害她,其中一条在她身边游来游去,另一条则潜入水中捕捉来一条鲜鱼供她吃,直到救援飞机飞临上空时,鲨鱼才离去。
生2:1993年5月的一天,西班牙中西部的阿维拉山有一家四口人因野营迷失在大山深处,走出森林时已是第8天,他们饿得瘫倒在地上不能起来。正在绝望之际,却发现两头大黑熊个叼着一只大口袋放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里边有烤肉、面包、西红柿等食品,这些很可能就是黑熊从别处偷来的。这样每到晚上,两只大黑熊便把各种新鲜食物送来,然后悄悄离去。直到第23天,他们被救走为止。熊本是吃人的猛兽,为什么会一改本性,做出救人的义举,令人费解。
生3:曾经有一个大学生,他毕业之后放弃本来应有的优越条件,毅然进了丹顶鹤保护区,在一次营救丹顶鹤的过程中,他不怕危险,毅然跨进了沼泽地。
师:这三位同学用简要而流畅的语言讲述了动物与人的故事,看来要和动物做朋友并不难,关键在于用心去感受,用爱去交流。只有这样,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共同来探讨一下人和动物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课课题“都市精灵”中的“精灵”二字,在有的神话传说中,是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读了文章以后,你对此是否有新的认识呢?请大家带着这一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师:(同学纷纷举手)好,同学们读得很快,谁来说说看?生4。
生4:我认为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新颖独特,“精灵”本来是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但作者却与“都市”连用,人们便产生了一种疑惑:精灵怎么会在都市里呢?从而引起下文。通读全文后便会知道,作者将都市里的小动物比作“精灵”,从而赋予了他们活泼可爱的性格。突出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为表达作者呼吁人们保护小动物的思想情感作了铺垫。
师:生4分析具体细腻,其他同学有没有类似或不同的看法呢?
(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5:我基本同意生4的看法,精灵在文中指可爱的动物,这里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动物人格化了,听起来更加亲切,更加可爱,也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师:你们对生5的回答有什么看法吗?
生6:我觉得不太全面,不太深入。文中提到很多精灵,如松鼠、乌鸦、海鸟等,这些动物对人们很友好,是人们的朋友,由此呼吁人们保护动物和动物共同建设地球这么一个家园。
师:好,坐下,生5从拟人的角度说开去,视角独特,语言简练。生6从作者表达的情感出发,见解深入。(有人举手)生7,你说说看。
生7:我觉得“精灵”写出了文中小动物的特点,精灵都是非常可爱、机灵、聪明,讨人喜爱的,而且从“精”可以看出精灵都是非常稀少的,从而蕴涵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也告诉人们这是非常担忧的事。
师:抓住特点,突出稀少,可见都市里的精灵日趋减少的现状,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很好,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