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课时,约6820字。
中国石拱桥
授课教师:田 萍科 目:语 文 授课时间:
课时安排:三课时课 型:启始课
教学方法:朗读法 教具准备:石拱桥的图片
教
学
目
标1. 知识目标:通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2. 能力目标:初步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3. 德育目标:初步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重点 通读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难
点 初步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三分钟说话练习。
二、导入新课:1. 师:桥有哪几类?
首先应明确分类标准。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建材分,有
石村的木材的、钢材的;按形状分,有平形的、拱形的。这篇课文用三个
定语对“桥”做了明确的限制。那么,这种“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特点介绍给大家的,这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搞清的
两个重要问题。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初读课文:
1.审题:1)分析“中国石拱桥”这个短语的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中国”(的)
——“石”材(的)
——“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2)“拱”字释义: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拱”,形旁是?从“手”,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为“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
2.作者简介: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著名桥梁专家、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16年毕业于唐山
工业专门学校,考取官费赴美留学,1921年获美国加利基理工学院工学博士。他回国后一直从事桥梁建筑和教育工作。曾主持建造过钱塘江大桥。通过修建钱塘江大桥培养了大批桥梁人才,其中包括修建武汉及南京长江大桥的两部总工程师。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他曾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副主席。解放后他曾发表过一百八十多篇文章,有多种外文译本,1983年出版了《茅以升文集》,并主编《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史》。
3.文体:事物说明文。
4.写作背景:本文最初发表在1962年3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选入课文后作者又作过多次修改。
5.学生自由读,学习生字、新词:(1)识记:
匀称(chèn) 惟妙惟肖(xiào) 长虹饮涧(jiàn) 洨(xiáo)河
桥墩(dūn) 漳(zhāng)河 砌(qì)
(2)形似字注音组词:
谐(xié)和 ~ 卢(lú)~ 布 陡(dǒu)~ 峭
楷(kǎi)~ 模 庐(lú)~ 舍 徒(tú)~ 步
揩(kāi)~ 油 颅(lú)头 ~ 徙(xǐ)迁 ~
砌(qì)~ 墙 崇(chóng )~ 高 弧(hú)~ 形
切(qiè)确 ~ 孤(gū)~ 单
沏(qī)~ 茶 祟(suì)作 ~ 狐(hú)~ 狸
(3)理解:
①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惟:特别;肖:相似。
②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③胜景:优美的
④和谐:配合得适当。⑤入都要道:重要的。⑥当推:推崇。
⑦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四、复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说说每段大意。
2.划分段落。
可分为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