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10字。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高一
适用区域 广东 课时时长(分钟) 80+
知识点 1、复习高考语文常见的考点
2、学习如何准确的断句
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准确的断句
2、复习高考常考的语文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学习如何在文言文阅读中学会断句
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断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断句方式一: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给女婿
断句方式二: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给幼子
断句不同遗嘱迥异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韩愈在《师说》中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断句的分值稳中有升。在复习中,我们要充分重视这种题型。广东卷一般设题在第9小题,其分值一般也在3分左右,近年来又多见4分题了。
考点/易错点2
断句的基础或前提在于:
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自然,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但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断句。
要用内容理解来检查断句是否准确。
断句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考点/易错点3
断句的方法
一、借助名词或者代词断句。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回顾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