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2014年微课比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ppt1(3份打包)
- 资源简介:
湖州市2014年微课比赛苏教版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课件(6张ppt)+教学设计+练习共3份 (3份打包)
3.微练习(进阶练习)氧化还原反应.doc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ppt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教学设计).doc
《微课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 Fe+ HNO3 = Fe(NO3)3+ NO↑+ H2O
2. KMnO4+ H2O2+ H2SO4= K2SO4+ MnSO4+ H2O+ O2↑
3. Cr2O72-+ I-+ H+= Cr3++ I2+ H2O
4. + I-+ H+ I2+ H2O
参考答案:
1. 1 Fe+ 4 HNO3 =1 Fe(NO3)3+ 1 NO↑+ 2 H2O
2. 2 KMnO4+ 5 H2O2+ 3 H2SO4= 1 K2SO4+ 2 MnSO4+ 8 H2O+ 5 O2↑
3. 1 Cr2O72-+ 6 I-+ 14 H+= 2 Cr3++ 3 I2+ 7 H2O
4. 1 + 5 I-+ 6 H+ 3 I2+ 3 H2O
《微课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适用于高一的学生
一、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明白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重要特点: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即电子守恒。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加深理解。
第二:学习配平的一般步骤,进行归类配平,掌握配平的主要技巧和几种不同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二、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述和学生自己的练习掌握配平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守恒思想,能用守恒思想解决方程式配平问题
【教学方法】
演示法和练习法
【教学流程】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原则
用双线桥表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电子得失数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重要特点:得失电子守恒。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并感悟。
2.配平步骤
(1)标价态:正确标出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
(2)列变化:列出元素得到和失去电子的数值。
(3)求总数:求元素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确定氧化剂、 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4)配系数:用观察法配平其他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5)细检查:利用“守恒”三原则(即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逐项检查配平的方程式是否正确。
3.例举几种常见的配平方法
正向配平法、逆向配平法等。
三、教学设计反思
由于不能了解学习者的情况,所以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