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2014年微课比赛《化学平衡状态》ppt13(4份打包)
- 资源简介:
湖州市2014年微课比赛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平衡状态》课件(6张ppt)+教学设计+学案+练习共4份 (4份打包)
2.学习任务单《微课 化学平衡状态(特征)》.doc
3.微练习(进阶练习)《微课化学平衡状态(特征)》.doc
《微课 化学平衡状态(特征)》.ppt
《微课 化学平衡状态(特征)教学设计.doc
《微课 化学平衡状态(特征)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化学平衡的第一课时,学生易出现的问题是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这部分内容理论性、知识逻辑性强,题型广,学生很容易被表面现象蒙蔽,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必修阶段,学生对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从学生已有的高炉炼铁中CO浓度平衡入手,导入化学平衡的建立,深化判断可逆反应达平衡的判断方法,这样逐步深入的认识知识,容易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掌握平衡状态的判断
2.能力目标:
通过平衡概念的建立,培养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概念的理解过程中渗透对立统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突破策略】
老师通过高炉炼铁提出问题,引入可逆反应,再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在反应过程中速率图像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得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教学方法】
通过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提出问题→交流讨论→总结规律→运用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
1.问题提出: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为: Fe2O3+3CO==2Fe+3CO2
从高炉口排出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100多年前,人们曾认为这是由于CO与铁矿石接确时间不够。为使反应进行得完全,当时曾花巨资改建高炉,以延长CO和Fe2O3的接确时间,结果尾气中的CO的体积分数并未减少。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交流与讨论: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加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
(1)开始时各物质浓度及正、逆反应速率有什么特征?
(2)反应开始后有什么特征?
(3)足够长时间后有什么特征?
2.问题解决
通过讨论得到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关系、正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图像。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建立。
得出结论 化学平衡状态建立: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微课 化学平衡状态(特征)》
微课学习任务单设计模板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苏教版 高二年级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化学平衡状态(特征)
2.达成目标: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微课学习任务单》规定的任务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过程,
归纳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3.学习方法建议:通过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提出问题→交流讨论→总结规律→运用解决问题
二、学习任务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自学,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过程,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根据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三、资源链接
http://www.so.com/s?q=%E5%8C%96%E5%AD%A6%E5%B9%B3%E8%A1%A1%E7%8A%
B6%E6%80%81%E7%9A%84%E7%89%B9%E5%BE%81&src=related&fr=lm&psid=b5077d3e09ae82b9e3743929af3c8041
四、困惑与建议
(提示:此项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填写)
备注:1.栏目不够用可以自行扩展;2.完成“任务单”设计之后,别忘了删除所有提示项。
《微课 化学平衡状态(特征)》
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的生成速率与A 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气)+B2(气) 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 )
B.单位时间内有nmolA2生成的同时有nmolB2生成
C.单位时间内有nmolB2发生反应的同时有nmolAB分解
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就有2nmolAB生成
答案1、C 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