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330字。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现代文文段练习(一)
班别姓名座号
阅读下列各个文段完成练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①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福贵福祥,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这句话后来成为很多名人发愤努力的座右铭,就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②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逆境比顺境好”。这实在是至理名言。
③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优越的条件容易A 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肤,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道路,却能B 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明智使人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了。
④“多难兴才”曾一度被认为规律。请看:屈原被放而作《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
作《史记》,欧阳修两岁丧父笃学而成才,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雪洗国耻,韩信遭胯下之辱而统率百万雄兵……他们都是在与逆境搏斗
中,成为杰出人物的。
⑤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做化学实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失火,被车长打聋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早年丧父,靠兄长养大。由于他发奋学习,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他们哪个不是同不幸命运搏斗的强者?
⑥作家老舍早年丧父,3 岁还不会说话,条件可谓差矣,但由于他的刻苦磨炼,终于写出了《骆驼祥子》等蜚声世界的名作。
⑦李燕杰说:成才的往往是那些出身贫寒的穷孩子,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⑧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具备优越条件,但是如果具有优越的条件,且不可等吃坐穿,而应利用这种条件,更努力学习才是。
⑨总之,逆境是阻挡弱者的大山,也是C 强者的熔炉,更是D 人才锋芒的硎石。青年朋友,不要讲生活的清苦艰辛,而要讲志向的高远,为了祖国的未来,把“艰难困苦,
玉汝于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吧!
1. “多难兴才”是什么意思?
2. 分别从“冶炼、砥磨、磨炼、消磨”中选出合适的词填到下面要求的横线上。A处应填B 处应填C处应填D 处应填
3. 指出文中加点词语的指代内容。
(1) “这句话”:
(2 )“这样”:
(3) “这种条件”:
4.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炼出来的?
5. 第③段中为什么要引用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的话?
6. 第④⑤⑥⑦段列举一系列古今中外成才的事例在论证上有什么作用?
趁春光
①如果把人的阅读年龄按四季划分,A 我很愿意把12^-15 岁比作是人生在春天的一段——早春。你知道吗?如果把握好了这一个“早”字,或许就能使你整个人生“占尽春光”。
②“早”,就是早点出门儿,就是逢春播种,就是给机遇准备有用的头脑。
③知果把你的课内学习比作是在家,那么你的课外阅读就是出门儿去放眼四野。课内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课外阅读的必要性也不能忽视,事物都有二柄,任何偏废都会使事物失去平衡。B 如果说课内学习是主食,而课外阅读就是蔬菜水果、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它会滋养出聪明的头脑、明亮的双目、匀称的骨骼和强健的生命力。
④有人把功课比作是自己书房的学习,其他的都不重要,功课第一,根本无意到课外阅读的“图书馆”去。其实,自己书房里的书种类再多,也无法与图书馆相比。C 书房是一条小溪,丁冬之声固然可喜,而图书馆是大江大洋,那万里涛声才叫壮观。课堂上的学习是要夯实知识基础,掌握思维方法,养成良好习惯;而课外阅读不仅是要积累知识,更是要培养眼光,开阔视野,寻找机遇,见识世界的大悲喜、大抱负、大胸怀—如果你不想鼠目寸光、只做井底之蛙的话。
⑤再打个比方吧,课内的学习像是自己家的庭院,固然可栽梅兰竹菊,可长四时百草,但是课外阅读的范围却像无垠的田野。这里的每一阵风,每一朵云,每一寸土,每一株植物,每一类昆虫,每一只飞鸟,每一只走兽,再加上日月星辰,那就是整个宇宙。田野里的花那么多,只有一朵是专门为你开的;夜空的繁星都在眨眼,只有一颖是为你而闪烁的。课外阅读就是在广阔的空间,寻找只属于你自己的那朵花或那颗星。谁先找到,谁的心田就能先播下爱和希望的种子,谁的人生就能先被幸运的光芒照亮,越早越好。著名作家张爱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啊。我想说一句:读书要趁早啊,到图书馆去。
○6D 初中的男孩体力充沛得就像只一拍就嘭嘭作响的皮球,初中的女孩心态轻盈得就像一放线就能飞上天的风筝,精力无限,能量无限,跳跃无限。天高任你飞,地大凭你跃——谁要是只把自己拴在功课的小树桩上,不高飞,不远看,纵然各门考试每次都拿第一,那也只是暂时的胜利。21 世纪的新人可不是光比成绩,更要比素质。所以,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当早春时节的孩子,到课外阅读的田野上去寻找和播种吧!寻找热爱,寻找希望;播种光明,播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