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7小题,约5940字。
2016年秋“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二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命题学校:夷陵中学命题人:张春喜审题人:杨安红、何明红、向琪臻、方瑶
一、选择题(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是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燕国是姬姓封国 ②鲁卫两国可以通婚
③齐吴两国可以通婚 ④杞晋两国可以通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范缜提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
B.“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C.“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D.“天行无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贡举条例规定:“凡身是工、商杂类及曾为僧、道者并不得取。”清代士人沈垚(1798—1840)据时事断言:“非父兄先营事业(按:即经商)于前,子弟即无由读书以致身通显。”上述现象反映了
A.商人取得科考权的艰巨性 B.商人势力对科举制的影响
C.士商阶层分配权力的矛盾 D.国家通过科举制控制商人
4.宋代两浙路地区“上田一亩,收五六石”,故谚“苏湖熟,天下足”。到了明清时期,“湖广全省向为东南诸省所依赖,谚所谓‘湖广熟,天下足’”。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人口的快速增长 B. 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C. 经济重心转移至南方 D. 耕作技术获得新突破
5.下图是北宋商税情况简表,该表反映了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A. 商业税收入超过田租 B.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 北宋商业的地位重要 D. 北宋海外贸易发达
6.埃庇道鲁斯剧场是古希腊的著名建筑,坐落在一座山坡上,中心的舞台直径20.4米,全场能容纳1.5万余名观众,无论从剧场的哪个角落,都能听到舞台上的低语。剧场的这种设计反映了古希腊
A. 人们对听戏的声音清晰要求很高 B. 伯利克里的观剧津贴促进了戏剧的辉煌
C. 雅典民主政治中公民平等的理念 D. 剧院建筑设计的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7.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弗逊与富兰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