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材的灵活运用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传统教法都是谈论如何教好教科书,而不是谈“用好”“用活”教科书,为教学服务.实在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误区.教科书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一个载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我感到灵活运用语文教材非常重要。以下拙见,与各位同仁商榷。 在宏观上注意调整以下两个方面:<br>
一 、阅读单元间的调整<br>
现代文单元与文言文单元的调整.现行义务教材各阅读单元的安排均是先安排四个现代文单元,再集中安排两个文言文单元.如果按部旧搬的教学,势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效率降低.特别是后两个文言文单元,更觉内容太集中,教学的难度较大.因此,应对各单元的教学顺序作如下调整:一、二、五单元 ,三、四、六单元。这样,有利于分散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上半期、下半期的学习张弛有度,便于阶段考试的安排。<br>
二、作文教学的调整。<br>
现行教材作文部分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不够;学生范文的示范作用不够,联系现实联系社会的话题作文不够。鉴于此,应对作文部分作适当的调整。<br>
1、 增加写法指导课。<br>
这类课要求通过读、写、议、评等课内活动,教给学生一些实用而有效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教学作到目标细化,情感优化,内容美化;要求学生充分活动,通过口说笔写历练思维。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的内容——立意、选材、中心:文章的结构——完整、过渡、详略;文章的语言——准确、流畅、生动。<br>
2、 增加作文互评课。<br>
就是让学生交叉评改作文的课型。此课型有如下优势:评改及时,学生兴趣浓;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起到以好促差、以差警好的作用:解放教师,使之有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写作。互评作文前,应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4——6人为宜),并确定一个写作能力强的同学为小组长,把本次习作的目的和要求讲清,做到有的放矢。主要有以下几步:改错字病句、画优美词句、评作文优劣、荐优秀习作。<br>
3、 增加佳作欣赏课。<br>
包括学生佳作和课外精品。教师要亲自批阅作文,挑选其中的佳作和有亮点的作文,让其作者亲自朗读,然后师生进行评优说劣。每次将学生的佳作范文贴在教室的醒目之处,使学生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同时教师应收集课外的经典时文、优秀美文推荐给学生。这样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写作成功的思路,又可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获得许多写作 的方法。<br>
此外,在微观上还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br>
一删改与补充。<br>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于那些不符合训练要求的内容不合时宜的课文或片段,应大胆地删掉。删只是个手段,不是目的。删是为了补进切合学生实际的、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的文章或片断。比如,在教学〈〈公输〉〉一文时,可以补充原文的结尾部分:“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门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此节带戏剧性的结局使文章倍添趣味,高度赞扬了墨子为天下黎民百姓谋求安定与和平的献身精神以及大智大勇的才智。使学生更准确清楚把握了墨子的精神与品格。<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