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测试高一全科试卷(8科9份,含听力)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福建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测试高一全科必修一试卷(8科9份,含听力)
[全国百强校首发]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实验班).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中美班).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听力_OUTPUT.mp3
[全国百强校首发]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首发]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福建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测试高一语文必修一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吕惠珊
审核人:林维武
A卷(50分)
一、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沁园春•长沙》)
(2)书生意气,。(《沁园春•长沙》)
(3)寻梦?撑一支长篙,。(《再别康桥》)
(4),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再别康桥》)
(5)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
(6)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7) ,,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二、基础知识(21分,每题3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喋血(dié)翌日(yì)长歌当哭(dāng)浪遏飞舟(è)
B.颓圮(pǐ)创伤(chuāng)桀骜不驯(ào)殒身不恤(xù)
C.执拗(ào)游说(shuì)尸骸(hái)瞋目而视(chēn)
D.长篙(gāo)攒射(zàn)屏息以待(bǐng)变徵之声(zhǐ)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租赁惩戒发源地图穷匕见
B.冷寞作揖焦灼绿草如茵
C.和霭峥嵘蠕动笑嘻嘻
D.斑斓殴打作揖暗然神伤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其理微
D.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②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
5.下列各组选项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吾属今为之虏矣
B.夫晋,何厌之有?不然,籍何以至此?
C.敢以烦执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D.以其无礼于晋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共其乏困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B、无能为也已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敢以烦执事
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吾属今为之虏矣
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C.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D.君王为人不忍
8.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荆轲剌秦王》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荆轲剌秦王》文中两个最精彩的场面是易水送别和廷剌秦王。
B.《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春秋时期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文公、秦穆公都是公爵。
D.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翻译家。《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由此他也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管晏列传
司马迁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