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北区2016年化学精品课例大赛高二组《盐类的水解》ppt73(4份打包)
- 资源简介:
重庆市渝北区2016年化学精品课例大赛高二组_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一) 教案+课件+学案 渝北中学-程兴梅 (4份打包)
盐类的水解.ppt
程兴梅教案.doc
程兴梅学案.doc
雪莲花.wma
《盐类的水解》教案
渝北中学 高二化学组 程兴梅
一、教材分析:
《盐类的水解》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本部分内容实际是化学平衡原理的具体应用。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再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水解规律,总结出盐类水解的实质和盐溶液酸碱性判断方法。从教材表面看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要求并不高,但在教材上呈现时突出了知识上下联系的精髓,通过本节的学习,复习了前面学习的弱电解质和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深化了外界条件对水电离的影响,更是让学生感悟到化学知识与环境保护、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
2、水解规律,会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3、会简单书写水解的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对比归纳法:通过几种盐溶液酸碱性的实验,分析得出一种类型的盐溶液的酸碱性
2、实验探究法: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勇于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比较、探究的学习方法及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盐碱地的分析,学生感悟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三、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和酸碱性的判断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四、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
学生自主探究盐溶液酸碱性,从实验中分析盐类水解的规律
2、学案导学法:见学案
3、多媒体展示法:见课件
4、对比分析法:对比学习各类盐的酸碱性
教具准备:
浓度均为0.1mol•L-1NaCl、K2SO4、NH4Cl、FeCl3、CH3COONa、Na2CO3 溶液
酚酞、胶头滴管、点滴板、PH试纸及比色卡、滤纸、镊子
五、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大美新疆图片、盐碱地的图片
[教师活动] : 今年暑假,我怀着对大美新疆的热爱,踏上了这片热土,感受了她土地的肥沃和地大物博,可是在这番美景之后,我却被另一番景象给怔住了,干旱的天气,植被不能生长,我原以为是沙滩或戈壁,走进一看,原来是一片盐碱地 ! 可能有同学会问,盐碱地是什么呢,我给大家百度并得出了盐碱地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设问:含盐的土壤为什么会显碱性?所有的盐都是让土壤盐碱化的罪魁祸首吗?
下面我给大家准备了一组实验,请同学们根据实验判断以下六种盐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活动] :
一、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探究:用PH试纸测定下列溶液的PH值,并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常温下:PH=7 中性 PH<7 酸性 PH>7 碱性)
盐溶液 NaCl溶液 K2SO4溶液 NH4Cl溶液 FeCl3溶液 CH3COONa溶液 Na2CO3溶液
PH值 7 7 7 7 7 7
酸碱性
盐的
类型
《盐类的水解》学习导航
渝北中学 高二化学组 程兴梅
温馨提示:
学习中充分发挥你和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正确操作化学实验,记下实验结果,和其他同学共享新发现、讨论疑惑的问题,培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
2、归纳水解规律,会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3、会简单书写水解的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二、过程与方法:
1、对比归纳法:
通过几种盐溶液酸碱性的实验,分析得出一种类型的盐溶液的酸碱性
2、实验探究法: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培养学生勇于实验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比较、探究的学习方法及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盐碱地的分析,学生感悟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和酸碱性的判断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教学过程:
1、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探究:用PH试纸测定下列溶液的PH值,并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常温下:PH=7 中性 PH<7 酸性 PH>7 碱性)
盐溶液 NaCl溶液 K2SO4溶液 NH4Cl溶液 FeCl3溶液 CH3COONa溶液 Na2CO3溶液
PH值 7 7 7 7 7 7
酸碱性
盐的
类型
通过实验我的收获
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
强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
2、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角度分析盐溶液显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盐溶液 NaCl溶液 NH4Cl溶液 CH3COONa溶液
酸碱性 中性 酸性 碱性
溶液中的粒子
除(H2O) Na+、Cl-、H+、OH- NH4+、Cl-、H+、OH-
CH3COO-、Na+、H+、OH-、
有无新的
弱电解质生成 无
水的电离平衡是否移动 否
C(H+)、C(OH-) 相对大小 C(H+) = C(OH-) C(H+) C(OH-) C(H+) 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