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5970字。
2004-2005学年度下期单元目标教学测试评估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
(全卷满分100分,其中包括卷面分3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4分)
布衾( ) 觥筹( ) 谥号( ) 参差披拂( )
清liè( ) 突wù( ) qiàn女( ) 汗出jiā背(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2分)
(1)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废具兴。 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文朗诵停顿标示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自富阳/ 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 独绝。
B、沉舟侧畔/ 千帆过,病树前头/ 万木春。
C、我欲/ 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 不胜寒。
D、峰回/ 路转,有/ 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环滁皆山也( ) (2)俄顷风定云墨色( )
(3)负者歌于途( ) (4)瀚海阑干百丈冰( )
(5)未百步辄返( ) (6)直挂云帆济沧海( )
(7)全石以为底( ) (8)落红不是无情物( )
5、下列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水落而石出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日出而林霏开 D、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6、下列句中没有采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若脱笼之鹄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C、闻水声,如鸣佩环 D、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7、下列作品、体裁、作者、朝代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歌行体古诗—杜甫—唐代
B、《行路难》—古乐府诗—李白—唐代
C、《饮酒》—律诗—陶渊明—晋代
D、《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歌行体古诗—岑参—唐代
E、《己亥杂诗》—绝句—龚自珍—清代
8、根据语境和提示填空(每小题1分,共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行路难(其一)》中,表达作者企望自己能像历史上的吕尚、伊尹这些能臣良将那样受到重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饮酒》诗中体现诗人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心与自然相融合的境界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